(图片:创意工坊签约仪式现场 | 来源:四川文联)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七部门《“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在四川落地,9月26日,四川省文联与苍溪县成功举办共建“文艺两新”赋能产业发展(苍溪)创意工坊签约仪式,省沉浸式文艺发展协会作为重要参与方,协会副会长杨茂出席签约仪式并代表协会完成签约,共同开启文艺赋能产业发展的新篇章。省文联党组副书记王忠臣出席仪式并授牌,苍溪县委书记袁达成、广元市文联主席王英荣出席并发表致辞。
文艺赋能,苍溪迎来发展新契机
仪式上,参与四川省文艺两新主题采风创作的艺术家们一同观看了苍溪形象宣传片,共同见证这一文艺赋能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苍溪县委书记袁达成在致辞中表示,苍溪是一片充满红色底蕴与发展潜力的热土,这里不仅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还有着丰富的特色产业资源。此次与各方共建创意工坊,犹如为苍溪的特色产业和文旅高质量发展安装了一个强劲的“引擎”,将为当地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他殷切期望各位艺术家和专家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创意设计、品牌建设、推广传播以及人才培养等多个关键领域给予大力支持,助力苍溪的特色产品提升文化附加值,推动本土文艺人才茁壮成长,让苍溪的文化和产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协会助力,引入前沿艺术理念
省沉浸式文艺发展协会副会长杨茂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协会一直致力于探索沉浸式文艺的创新应用与发展,深知其在推动产业升级和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力。此次参与共建创意工坊,协会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沉浸式文艺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创意资源,把最前沿的沉浸式艺术理念和创新表现形式引入苍溪。通过打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场景,让游客和消费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苍溪的文化魅力,为苍溪的特色产业和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为苍溪的红色旅游景点打造沉浸式的历史场景还原,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革命年代的激情与热血;为特色农产品设计沉浸式的品牌故事体验,让消费者在互动中了解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质特点,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多方协同,共筑创意发展平台
省文联主管社会组织代表、四川省民俗摄影协会会长龚伟,艺术家代表、省美协名誉主席梁时民也在仪式上纷纷表态,将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专业优势,共同建设好、运营好创意工坊。各方将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苍溪的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从民俗摄影的角度,记录和传播苍溪的文化风貌和产业特色;从美术创作的角度,为苍溪的品牌形象和产品设计提供艺术支持,共同打造具有苍溪特色的文化品牌。
创新模式,搭建文产融合桥梁
此次签约仪式是省文联于9月25日至29日在苍溪开展的“文艺赋能产业发展 两新绘就美丽四川”主题创作采风活动的重要内容。活动采用“创作采风 + 文艺赋能”的创新模式,为文化、农业与数字的融合发展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省沉浸式文艺发展协会积极参与其中,组织专业团队深入苍溪的乡村、企业,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产业需求。通过与农民、企业家的交流,了解他们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为后续的创意设计和项目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创作的源泉,也为苍溪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是省沉浸式文艺发展协会积极落实“文艺赋美乡村”工作部署、主动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人才培育,夯实持续发展基础
为了确保创意工坊的长期稳定发展,省沉浸式文艺发展协会还将与各方合作,加强对本土文艺人才的培养。通过开展艺术辅导、技能培训和采风创作等活动,为当地培养一批兼具地方特色与现代市场意识的本土“文艺两新”人才。建立“省级文艺名家 + 苍溪创作者”的帮扶对子,通过线上指导、实地创作等方式,提升本土人才的专业水平。同时,组织苍溪文艺工作者参与四川省“文艺两新”成果展、文创市集等活动,拓宽他们的发展视野,让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先进的文艺理念和创作方法,为苍溪的文艺事业和产业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苍溪县政府副县长周胜华主持了本次签约仪式。四川省文联主管社会组织代表、商务厅主管社会组织代表以及省沉浸式文艺发展协会的20余位艺术家和专家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四川省文艺界在推动文艺与产业深度融合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全省文艺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示范样板。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省沉浸式文艺发展协会参与共建的“文艺两新”创意工坊将成为苍溪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为地方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